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
球耗
統計期內(每年度)粉磨系統生產每噸物料(生料、煤粉或生料)所消耗的研磨體質量,以Mh表示,單位:g /t物料(生料、煤粉、水泥)。
3.2 破損率
統計期內破碎鑄球質量占裝球與補球質量之和的百分數。
3.3 直徑偏差
同一鑄球上測定的**直徑和*小直徑的平均值與基本直徑(標稱規格)之差。
3.4 高(低)鉻鑄球(段)
高鉻鑄球(段):鉻含量大于百分之十一,共晶碳化物的晶格類型主要為(Cr,Fe)7 C3的鑄球(段)。
低鉻鑄球(段):鉻含量小于百分之三,共晶碳化物的晶格類型主要為(Fe ,Cr)3C的鑄球(段)。
3.5 沖擊韌性
材料抵抗沖擊載荷的能力,代號AK,單位:焦耳/厘米2(J/cm2)。
3.6 沖擊疲勞
機件在重復沖擊載荷作用下的疲勞斷裂,一般沖擊次數N>105,可認為沖擊疲勞。磨球一般以一定沖擊能量下的沖斷周次N表示沖擊疲勞抗力。
3.7 失圓度
磨球直徑偏差與基本直徑的比值。
3.8 錯箱率
錯箱值(上下半球錯開的尺寸)與基本直徑(標稱直徑)的比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