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鄭礦機器多年的經驗在水泥生產中生料磨產量的高低不僅影響窯的穩定生產,而且影響孰料單位電耗,進而影響孰料成本和公司的效益。通過對生料磨的認識和分析,如何優化工藝參數保證質量、提高產量、降低能耗,加強設備維修與管理,提高運轉率,提高經濟效益是立磨的管理和操作的中心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后從操作技巧方面進行簡要探討。
操作技巧
1、料層厚度的控制
立磨是料床粉碎設備,粉碎效果取決于物料的易磨性及施加的拉緊力和承受這些擠壓力的物料量。拉緊力的調整范圍是有限的,如果物料難磨,新生單位表面積消耗能量較大,此時若料層較厚,吸收能量的物料量增多,造成粉碎過程產生的粗粉多而達到細度要求的減少,產量會低、能耗高、循環負荷大、壓差不易控制,使工況惡化。在難磨的情況下,應適當減薄料層厚度,增加合格粒度的比例。如果物料易磨,在較厚的料層時也能產生大量的合格顆粒,應適當加厚料層,提高產量。一般控制料層厚度在50mm~80mm左右。喂入磨機物料的量和出磨成品的量要平衡。穩定料層厚度的重要條件之一是喂料粒度和顆粒級配合理。我公司立磨主減速機在2007年由于高速軸竄動,一級結合傘齒斷裂兩條,在沒有新備件更換的情況下,減速機帶故障減荷運行,保證壓力108bar,控制主電機電流不高于245A的情況下,怎樣保質提高產量,降低電耗?我們重新校對料層厚度保證在50mm左右,磨機在較薄的料層厚度下生產,努力提高一次性碾磨效果。經常檢查物料擋板的磨損狀況,更換上面的耐磨板,保證耐磨板與磨盤襯板之間的尺寸為150mm,它強制刮平料床,減少料層的波動,增加研磨效率,提高產量。
2、噴水控制
立磨噴水的主要作用是:調節出磨溫度、穩定料層、降低磨內壓差。磨內噴水量的多少和噴水方式合理與否,可以改變磨盤上物料的運動阻力,影響物料的流速,控制物料被粉磨時間的長短,影響研磨效果。磨內風料的磨蝕常常會導致磨內噴水裝置的損壞,在計劃檢修當中給予處理,確保工況穩定。
3、壓差的控制
壓差的控制是提高產品質量和產量的關鍵因素。壓差是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一是熱風入磨的噴口環造成的局部通風阻力,另一部分是從噴口環上方到取壓點之間充滿懸浮物料的流體阻力,這兩個阻力之和構成了磨床壓差。喂料量的大小、磨腔內循環物料量的大小會引起磨腔內流體阻力的變化,導致壓差的變化。保持磨內壓差穩定,這標志著入磨物料量和出磨物料量達到了動態平衡,循環負荷穩定,是穩定磨機正常生產的前提。生產中要及時有效地控制壓差值在7000pa左右,壓差降低表明入磨物料量少于出磨物料量,循環負荷降低,料床厚度逐漸變薄,薄到*限時會發生振動而停磨;壓差增高的原因是入磨物料量大于出磨物料量,有時是因為各個工藝環節不合理,造成出磨物料量減少。如果料床粉碎效果差,也會造成出磨物料量減少,循環量增多;選粉效率低,也會造成出磨物料量減少。
4、外循環量控制
外循環料一般是出磨后的物料,和新鮮來料一起入磨共同粉磨。它可以調節入磨物料的顆粒級配,增強研磨效果。根據外循環料的顆粒狀態和量的多少可判斷研磨效果的好壞。操作中控制循環斗提的電流在100A以下,保證磨機在適度負荷的狀態下生產。穩定操作,加減料要適當,不允許強制喂料,導致主機超負荷生產。
5、振動控制
立磨正常運行時應嚴格控制磨機振動值在合理范圍內,瞬間不允許超過0.9mm/s。立磨的下料量必須適應立磨的能力,當物料易碎行好、硬度低、拉緊力較高時,在瞬間有壓空的可能引起振動。下料量過大、分離器轉速過高、磨內通風量不足,產生的粉料量過多,超過了通過磨內氣體的攜帶能力;系統大量漏風或調整不合適都會使磨內循環負荷增大,產生飽磨,發生振動。
6、風量控制
產品的電耗是和磨機產量緊密相關的。產量越高,單位電耗越低。產量越低 ,用風量很大,勢必增加風機的耗電量。在滿足噴口環風速和出磨風量含塵濃度的前提下,不應使用過大的風量;根據功率消耗,合理分配磨主機、循環風機、尾排風機之間的負荷;控制各閘板閥門開度和溫度,合理調節通風量。生產中,根據物料中的水分和易磨性,適當調節各風機閥板開度。比如,當入磨物料較濕時,出磨溫度較低,會增加循環風機的負荷。這時,我們關閉循環風,加大高溫風機的轉速,提高出磨溫度,降低循環風機負荷。
歡迎廣大客戶前來咨詢參觀考察,全國銷售熱線:18336008372